日本蜡烛图:上吊线和锤子线

可能大家都会听过或者看过《日本蜡烛图技术》这本书。这大概是全球最早的技术分析的书了吧。相比西方的道氏理论等,发明的还要早。
日本蜡烛图,其实就是K线图,来自于17世纪的日本的本间宗久。

这本书一开始就讲反转形态,说明反转形态其实也非常重要。先讲锤子线和上吊线。
什么是锤子线?实体部分较小,而且实体部分位于上端。但下影线很长,通常是在实体部分的两倍以上。
我们用数学来定义:
实体部分: abs(open-close)
下影线:abs(low-min(open,close))
image.png

锤子线有几个特点:

  1. 它不关心这个实体是红的还是绿的,是阳线还是阴线,没有关系;
  2. 在它之后,它有可能是看涨的,也可能是看跌的。
  3. 通常没有上影线,或者上影线极短。
    技术图形,往往可以反应市场的一种心态。比如是上涨过程中的上吊线,在该K线出现之前,市场充满了上冲的劲头。市场当中,一度出现下跌,然后再上冲。

具体例子:

image.png

在ru8月的这轮上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个锤子线。

image.png

这根线发生在7月30日,下影线200长,实体部分为165。下影线没有实体部分的两倍长,不过这根锤子线的威力可不小。

image.png

这里有两根相距甚近的锤子线,第一根线出来以后,还没有走出上涨趋势 ,紧接着出现第二根锤子线,终于把行情推上了天。

image.png

锤子线出现得蛮多的。

锤子线的出现和反转,并不能构成严格的对应关系。有不少反转,没有对应的锤子线出现。如:

image.png

这个反转很大,但是底部没有出现明显的锤子线。
锤子线也不一定对应反转:

image.png

这根锤子线出现以后,行情还是沿着原先的下跌趋势继续下行,直到三根阴线以后才出现反转。当然我们不能说锤子线跟反转的关系有多大了。而且这下跌的最后一根K线,其实也不是锤子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