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巴以之争我的看法

巴以之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站在以方,你巴方(也就是哈马斯这方)射了5000枚火箭弹给我,我展开报复行动不是天经地义的吗?巴方呢,你不让我活,你给我加沙地带断水断电,封的像个铁桶似的,我凭什么不能自卫?
要了解巴以之争,就必须要了解这个地区的历史。

巴勒斯坦地区其实算是无主之地

犹太人被驱逐走后,这里陆续被各大帝国统治

这是我自己的看法。为什么我认为是无主之地呢?因为这个地方在最近的这几百年中,既不是阿拉伯人的,也不是犹太人的。它一直处各个帝国的治下。管理过这片土地的有罗马帝国、波斯帝国、希腊帝国、塞琉古帝国、托勒密埃及、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以及在以色列建国之前的大英帝国,曾经管理过这个地区。它既不是“自古以来”就是阿拉伯人的,也不是犹太人的。不管是阿拉伯人还是犹太人,都在很长的时间内都不是这块土地的主人。你要说这片土地的居民,那么在很长的时间内,这块土地有阿拉伯人,也有犹太人。犹太人是被驱逐了,但并没有驱逐干净。
2000多年前,这块土地的确是犹太人的。
公元前1200年,犹太人定居在犹太省,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千年之久。这个当然不能作为犹太人拥有这个土地的铁证,毕竟是过去那么多年的事了嘛。我们全人类的祖先还都是从东非出来的呢,但我们也不能说东非是我们的领土,我们都可以过去建国嘛。
犹太人先在这里建立了以色列王国,然后这个国家分裂成以色列王国犹太王国两个部分,分别为新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帝国所灭。然后这个地区就被波斯第一帝国、希腊帝国、塞琉古帝国、托勒密埃及等帝国统治。后来这个地区被罗马共和国占领。公元135年,犹太人暴动,罗马帝国(罗马共和国演变成了罗马帝国)把犹太人驱逐出境,并将此地更名为巴勒斯坦,但是仍有部分犹太人继续留下来。他们被称为巴勒斯坦犹太人
罗马帝国分裂以后,这个地区成为东罗马帝国的一个省。公元638年,阿拉伯帝国的穆斯林军队占领了这一地区,从此东罗马帝国失去了对巴勒斯坦地区的控制。691年,在圣殿山上建立了圆顶清真寺,然后大量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向这一地区移民。不过本地居民仍然多数信仰基督教。这一个时期,是伊斯兰教在这一地区的影响逐渐加深的过程。
蒙古第三次西征的时候曾经入侵过此处。一直到1291年埃及马木留克王朝彻底占领了巴勒斯坦。
1516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是一个突厥的帝国)征服了埃及马木留克王朝,一直到一战末,这里都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这段时间大概持续了四百多年。所以这里有整整400多年并不是在阿拉伯人的统治下,你如果说历史没有意义,那么你的四百多年和我的2000多年又有何本质差别呢?
奥斯曼帝国崩溃以后,英国占领了巴勒斯坦。从1920年开始,巴勒斯坦成为了英国的保护地区。
1947年,联合国建议在这个地区同时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
所以从历史的脉络分析来看,这个地区既不能说是属于阿拉伯人“自古以来”的,因为你阿拉伯人在这里统治的历史也是400多年前了,同样也不能说是犹太人的,因为2000年前你的主流犹太人就被赶出了这一地区。你2000年后再回来就说这土地就是你的,这说得过去吗?所以从这几方面讲,我觉得这一片地区应该属于“无主之地”。阿拉伯人可以拿,犹太人也可以拿。

历史上并没有一个巴勒斯坦国

巴勒斯坦这个名字其实是古罗马人给起的。这个地区有建立过很多国家:比如以色列王国、犹太王国,这个地区的犹太人被驱逐走之后(但仍然残余了部分犹太人),这个地区就被各个不同的帝国统治,罗马人、阿拉伯人、蒙古人、埃及人等等。阿拉伯人也没有在这里独立建立一个国家。但这里的确不断有阿拉伯人迁入此地。所以如果用 “自古” 的标准的话,犹太人的话语比阿拉伯人更强。如果按 “迁入” 来说,犹太人的迁入也不比阿拉伯人弱,犹太人在被驱逐后一直有重新回迁耶路撒冷地区。
如果你说这里有过阿拉伯人的统治的话,并以此为依据的话,那么巴勒斯坦也不应该建国,而应该并入其他阿拉伯国家,比如黎巴嫩(黎巴嫩人是当地更早居民迦南人的后代)、约旦、埃及什么的,也没巴勒斯坦什么事。
犹太人在这里建立以色列,既可以说是“复建”,也可以说是“新建”,看从什么角度说。说“复建”,是因为这个地区历史上的确有过以色列王国,犹太王国等犹太人的国家。说“新建”是因为这段历史实在是太久了。可是这里从来就没有巴勒斯坦这个国家啊。然后联合国让你阿拉伯人在这里新建立一个巴勒斯坦国,你有什么觉得好委屈的呢?

犹太人的概念

关于什么是犹太人,并没有一个非常固定的标准。大约在0几年的时候,我在msn上认识了一个犹太人,问他什么才是“犹太人”。他告诉我说,只要信仰犹太教的便是犹太人。也就是说在他的定义里,犹太人是个宗教概念。
我在很长的时期里都是这么相信的:因为他是犹太人嘛,他对犹太人的定义当然是可信的。但是,犹太人有那么多。并非所有的犹太人都是这么定义的。犹太人内部也分不同的派别,而不同的派别对犹太人的定义也各不相同。
有的说法是:凡母亲是犹太人者便是犹太人。这是正统派的理解。
但是改革派则认为,一个人,如果仅仅父亲是犹太人,而母亲不是,但是在犹太教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那也是犹太人。但是这背弃了母系原则。
而且,犹太人居然还跨越了种族,甚至有一些黑人也是犹太人。比如贝塔以色列人,或者说埃塞俄比亚犹太人。这完全都是黑人,但他们信仰犹太教。还有中国的犹太人,至少从外形上看,他们是黄种人,但他们又的确是犹太人。
PikiWiki_Israel_22999_Religion_in_Israel.JPG

Jews_of_Kai-Fung-Foo,_China.jpg

由于千年的被驱逐生活,犹太人真是遍历了各种变迁,因此它的民系也非常纷繁复杂。例如有赛法迪犹太人、阿什肯纳兹犹太人、米兹拉希犹太人、高加索犹太人、柏柏尔犹太人、马格拉布犹太人、阿尔及利亚的犹太人、撒马利亚人。
但是我似乎很少听到以色列有什么争议:什么人才算犹太人,什么人不是犹太人?

哈马斯是啥?

我从小在新闻联播里接触到的巴勒斯坦的组织其实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尤其是阿拉法特啊,他那身黑色的头巾,历经数十年,也在 我脑海里印象颇深。这次搞火箭弹袭击的是哈马斯。哈马斯是1987年成立的一个军事、宗教和政治混合组织。它的准军事武装是“卡桑旅”。
哈马斯的主张是以武力消灭以色列和巴土地上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反对谈判、反对与以色列和平共处,目的是“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消除“。

巴勒斯坦建国了吗?

我从小就不断的听闻新闻里说巴勒斯坦要建国要建国,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巴勒斯坦不能建国。直到最近我查阅了一下资料,我才发现巴勒斯坦原来已经建国了。1988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宣布巴勒斯坦建国,首都为耶路撒冷。有136个联合国会员国家承认了其国家地位。中国也在其中之内。联合国会员国总数的70.5%。巴勒斯坦在中国驻有大使馆,其地点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东3街2号。
但说它没有建国,我想主要是因为它并没有实际控制的地区。巴勒斯坦国所宣布的领土包括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地区,这些领土在1967年六日战争后被以色列占领,到现在仍然是以色列占领和控制。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在一些地区拥有自治权。

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领土分配

它之所以占领巴勒斯坦地区,是因为你先打人家啊。打到人家火大了,人家不反击才怪。可是以色列也撤退了啊。

image.png
1948年5月15日,英国结束对巴勒斯坦的托管。以色列在原托管地上建国。

中东战争

中东战争一共发生过五次。主要是指以色列立国以后和周边几个阿拉伯国家所发生的大规模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

这是以色列建国以后所进行的第一次战争。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1948年5月15日零时,英国宣布结束对巴勒斯坦地图的托管,以色列国托管结束后随之运行。而就在以色列宣布建国之后次日,周边的阿拉伯国家便集结军队发动第一次中东战争争夺前巴勒斯坦托管地。所以这一次战争不是巴以的冲突,而是周边阿拉伯国家试图占领这块地区而与以色列发生的冲突。
这场战争在开始的时候是不均衡的。当时的阿拉伯国家的军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蒙哥马利猜测新建立的以色列在两周内将被打败。
以色列军队的优势是,犹太人在二战中参与作战的人数非常多,他们身经百战。而犹太人中有很多富商,他们发起慷慨的捐赠,从而以军有足够的经费购买武器。另外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源源不断的返回以色列。
这次战争以后,以色列从阿拉伯人手里又多占领了不少地区。

第二次中东战争

这次战争的起因是苏伊士运河的事。埃及的苏伊士运河在当时由英国和法国共同管理。1952年,埃及发生军事政变,推翻了原来的君主政权,抛弃了旧政府的亲西方的政策。1956年埃以矛盾升级,埃及关闭亚喀巴湾,阻止以色列船只使用苏伊士运河。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而此时英国企业和银行拥有苏伊士运河44%的股份,法国拥有52%的股份。埃及此举相当于将英法的资产给无偿剥夺,当然引起英法两国的强烈不满。
以色列要掺和这事,是因为埃及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者有一条宗旨是消灭以色列,这让以色列非常担忧。故以色列要借苏伊士运河一事,掺和英法两国与埃及的矛盾。10月29日,以军不宣而战,两天后占领了加沙地带和整个西奈半岛。英法出于航运安全发表通牒,要求以军停火,但以军表面接受停火,却继续入侵。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

第三次中东战争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场战争,又称“六日战争”。首先是戈兰高地的叙利亚军队向以色列定居点开火,然后叙利亚的六架战机被以色列击落。叙利亚由此呼吁埃及参战。埃及动员了十万大军和一千辆坦克开进西奈半岛的埃以边境。并要求联合国撤出所有部队。埃及和约旦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时间5年。
以色列最终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关键是它的空军把这几个国家的飞机和机场全部干掉了,取得了制空权。以军伤亡近千人,而阿方则伤亡近2万人。联合国通过242号协议,要求以军撤出战争后的它国领土,并要求阿方承认以色列的独立与安全。
埃及的纳赛尔总统下令待命部队秘密处决了数百逃回来的埃及溃兵,以阻止埃及民众了解埃军的惨败状况。

第四次中东战争

发生时间是1973年10月6日-10月26日。开始时是埃及和叙利亚攻击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这场战争使得油价从不到3美元/桶飙升至12美元/桶。
战争结束后,阿以双方首次公开对话。而埃及亦与苏联决裂。

第五次中东战争

这次战争爆发于1982年。以色列在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枪手枪击重伤后,向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叙利亚军队发起了大规模进攻,几天便占领了黎巴嫩南半部。以色列试图在此地区建立起一个亲以政权。
黎巴嫩基督教民兵在以色列的支持下,包围杀害了数以千计的巴勒斯坦难民。

结论

巴勒斯坦地区的争端,我觉得以方有更多道理。这里我们必须要放弃“谁弱谁有理”的道理。从军事上来说,阿拉伯世界联合起来都打不过以色列,五次中东战争就已经足够说明这一切了。但是回到领土问题上来。这一个地区历史上曾经归属过犹太人,也曾经归属过阿拉伯人,但都是历史。这里的居民既有阿拉伯人,也有犹太人。但是这里没有巴勒斯坦这个民族。这里的巴勒斯坦人都是阿拉伯人,历史上并不存在一个巴勒斯坦国,它仅仅是阿拉伯帝国占领后统治下的一个地区。所以公平的讲,这个地区对阿拉伯人或者犹太人,都应该是公平的。他们都可以有权在这里建国。
我觉得细节上,以方肯定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这是从常理上来推的,我还没有掌握太多的细节。但是从大方向上来讲,我觉得阿方更加霸道。几次战争都是由阿方挑起。人家一建国,你就要打人家。而且几次三番的挑衅人家。
以色列国内本身就有20%的阿拉伯人,所以以色列占领全境,成立一个更大的以色列国家也未尝不可嘛。只要人人平等就好。这个建议还是巴勒斯坦人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