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盖顶形态,从名字上就能看出,它是一个看空的反转形态。
和吞没形态一样,它也是要由两根蜡烛线组成。发生在上升趋势之后。第一天是一根坚挺的阳线,第二天,开盘价高过前一天的最高价,但是收市价却是在当天的最低价附近。(注意是当天,而不是前一天),并且收市价要明显的插入到第一天阳线的实体的内部。阴线这根实体部分向下穿越得越深,则构成反转形态的可能性越大。如果把条件说得更加严格一点,那么当收市价必须要超过前一天实体的一半,才算真正完成反转形态。
索罗斯 90 年代大战英镑研究报告
卡尔·波普尔的哲学,对乔治·索罗斯在 1992 年英镑危机中的策略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
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认为,投资者对现实的认知会影响他们试图评估的现实,从而形成一个反馈回路 。他认为,市场并非总是有效的,投资者的偏见和预期会导致泡沫和崩溃 。
在英镑的背景下,索罗斯认识到,由于英国潜在的经济疲软,英镑在欧洲汇率机制(ERM)内与德国马克挂钩是不可持续的 。他的分析不仅仅停留在经济基本面上。他明白,如果他能让其他投资者相信英镑被高估并且很可能会贬值,那么这种看法本身就会给英镑带来下行压力,从而可能迫使英格兰银行放弃其挂钩 。
通过公开表达他对英镑估值的怀疑,然后采取大规模的英镑空头头寸,索罗斯旨在引发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他的巨额押注向市场发出了他坚定信念的信号,鼓励其他投机者也纷纷抛售英镑 。这种不断增加的抛售压力最终压垮了英格兰银行捍卫英镑的努力,导致英镑贬值以及英国退出欧洲汇率机制 。
因此,波普尔关于我们的理解和行动能够塑造我们所观察到的现实的观点,是索罗斯在 1992 年英镑危机中采取策略的一个基本要素。他不仅仅是预测了贬值;他基于对反身性的理解而采取的行动,在促成贬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下文就是对索罗斯大战英镑这次事件做一个详细的剖析,以对此事有一个详尽的了解。
我为什么要写公众号?
从第一篇文章算起,这个公众号也有11年的历史了。该公众号的第一篇文章发表于2013年5月28日,甚至都没有阅读量。
一直到2015年,连续2年过去了,阅读量也了了无几,不到100。看不到当时的粉丝数据,应该也是寥寥无几。
写公众号的目的不外乎几个:一个是表达自我,一个是争取流量。当然,还有一个我很意外的收获:就是在这个公众号下收获了不少牛人。